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入门 > 正文

不生二胎交生育基金(不生二孩收基金)

不生二胎交生育基金(不生二孩收基金)

本文目录一览: 1、“生育基金”再次引爆舆论,不生二胎罚款?这事你怎么看? 2、...

本文目录一览:

“生育基金”再次引爆舆论,不生二胎罚款?这事你怎么看?

个人觉得是否要生二胎,其实是夫妻自己的事情,强制征收生育基金确实不合理,用这种扣钱的方式来鼓励生二胎,实在让人无法理解。

“生育基金”初衷是为了保障妇女生育期间的收入

关于强制缴纳生育基金这一条建议一经提出在网络上就掀起了轩然大波,在建议里面指出,40岁以下的公民不论男女,每年都必须在工资里面扣除一定比例的生育基金,并入个人账户之后家庭在计划生育二胎或以上时,就可以拿出这比生育基金并且领取额外的生育补贴,这样一来就可以弥补妇女以及家人在生育期中中断劳动而导致收入缺失的损失。

如果居民没有生育二胎的话,那么账户里面的资金将在退休的时候再全部取出,其实简单概括就是40岁之前的居民必须缴纳生育基金,如果不生二胎,在退休之前就不能把这笔钱领取出来,这其实就是在为社会上的其他生二胎的家庭教社会抚养费罢了,其实这条建议的初衷是为了提高社会的生育率,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断崖式下跌的问题,但其实对于这个建议,大多数的网友态度却并不那么支持。

年轻人因经济问题不愿生二胎,更不愿缴费

因为大多数人认为是否要生育二胎是家庭自己的事情,这样强制征收生育基金,对于一些原本支撑家庭就非常吃力的人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有能力生二胎的人也不必要用到这样的生育基金来作为支撑,而那些没有能力生二胎的人,为了脚着比生育基金,而导致自己的生活质量在一度下降,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而且现在生活压力那么大,一对年轻夫妻不仅要养育自己的儿子,还要养育双方父母以及自己的生活开支,原本就已经有不小的经济压力了,不生二胎也是因为经济问题,如今扣钱鼓励生二胎,实在不可理喻。

中国目前是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而根据大数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接近中国总人口的20%,同样的时间欧洲国家需要用100年才达到老龄化程度,而中国仅仅20年就成了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未来中国即将面临人口断层的问题,上一辈的人都老了,而下一辈的人却都不愿意生孩子,在未来的两三年之内,我国第3次人口高峰期的育龄妇女退出育龄期,全国的二孩政策实施示范效应会结束,那么未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必然会面临断崖式的下跌。

增添生育成本并不能带动人口增幅

但个人认为鼓励生育不能够让民众自己来承担生育的成本,甚至是像这条建议一样,莫名其妙的给一些居民增加生育成本,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是不公平,缴纳生育金并不能够挽回人口生育断崖的局面。大部分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其主要原因就是生活成本太高以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养育成本让很多的年轻人都无法承担。

根据报告,中国一个孩子从出生到18岁抚养费每年大约为2.3万元人民币,相当于中国普通家庭年收入的43%,与其征收生育基金制度,还不如建立国家儿童监护制度,国家来承担未成年人出生之后的关于教育医疗和基本的生活费用,这样一来家庭才有更多的机会来考虑二胎的生育,这才是提高人口出生率的正道。

设生育基金制度的主意如何?

近日,有媒体发表了《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的专家署名文章,引发广泛关注。其吸睛的点,不仅在于“立刻全面放开生育”的呼吁,更在于“设立生育基金制度”的建议。

针对未来“我国人口出生率面临断崖式下跌”的形势,该文章为提高生育率开出了药方——“可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可申请取出生育基金并领取生育补贴,用于补偿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断劳动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账户资金则待退休时再行取出。”一时间,网上吐槽的声音如潮般汹涌。

以前生二孩要交社会抚养费,这笔费用去向长期被质疑为“收得爽快,用得糊涂”,但好歹是二孩家庭自己承担自己的社会抚养费。现在该专家建议,40岁之前要缴纳生育基金,不生二孩不能领取,这其实就是要为其他人生二孩交社会抚养费。公众的疑问难免随之而来:别人生孩子,关我什么事?

这显然不是鼓励生育的正确方式。鼓励靠的是因势利导,而不应是用收费的方式催逼。而要因势利导,就该从减轻民众生育成本上下工夫,而不是变相增加其负担。有些专家提出的提高适龄夫妻生育意愿建议,是非奖即罚,这就是成本转嫁给民众的思维。缴纳生育基金,实际上就是对不生二孩的家庭的变相“罚款”。

与其考虑设生育基金制度,不如考虑完善国家儿童监护制度,由国家承担孩子从出生到成年的部分教育、医疗费甚至基本生活费用。

在放开二孩政策后,我国出生人口并没有如有关专家预测的那样呈井喷之势。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社会的传统生育观——“多子多福”、“养儿防老”,已经变了。而生育观的转变,与生育成本有直接关系。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庭,都面临不小的生育成本压力——生孩子不是只把孩子生出来,还必须养育甚至“优养”。

要鼓励适龄夫妻生育孩子,需要让国家替家庭承担更多生育成本。在发达国家,具体的制度就体现在国家儿童监护制度上:在加拿大,孩子一出生,就会领取政府每月300加币的牛奶金,孩子成年之前的教育费用、医疗费用由国家承担。该制度不但意在减轻家庭生育成本,还旨在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权利,让剥夺未尽到监护职责的父母监护人资格没什么障碍。

从现实国情出发,我国要一步到位实施国家儿童监护制度,困难不小。但不妨借鉴“他山之石”,减轻所有家庭的教育和医疗费用支出负担,并对贫困家庭孩子率先实行生活补贴。在教育方面,可考虑将一年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等。

鼓励生育,应先尊重民众选择生育与否的权利,再多些人性化方式引导。也只有国家和社会层面多为家庭生育分忧,才是提升生育意愿的正道。

来源:新京报

如何看待新华日报关于生育基金的建议?

新华日报社是猪队友!!!生育基金,只会适得其反。你有自由选择是否生育的权力吗?

加班时间长,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等等已经剥夺了你的生孩子权力。照顾孩子,陪伴孩子的时间也相应剥夺了。

分配的不平均。穷人,生了孩子,基本的教育平等都保障不了。

教育基金,如果实施,其实是进一步抑制了你生孩子的权力。从你用于生活中的钱又剥夺了一部分。

自己对比吧:

低收入家庭:净资产超过50万但不超过80万,年收入超过8万但不超过15万。人口比例:34%

贫困家庭:净资产超过20万但不超过50万,年收入超过3万但不超过8万。人口比例:36.98%

, 来自职Q用户:郝先生?求关注点赞

古有朝令夕改,今有“朝三暮四”。我89年出生,家中老三,我妈东躲西藏,35岁生下了我。据说计生委的人堵在家门口,正要把我妈拉走的档口,我传出了第一声啼哭。当然,罚款3800。30年没到,又让咱生娃?不生,生气! 来自职Q用户:宋女士

不生二孩就罚款强制缴生育基金合法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近日,有媒体发表《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的署名文章,其中,关于“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引发舆论强烈反弹,社交媒体一片抨击之声。

先看一下这位专家的具体建议: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尽量实现二孩生育补贴的自我运转。可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

这位专家进一步指出,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可申请取出生育基-金并领取生育补贴,用于补偿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断劳动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账户资金则待退休时再行取出。生育基-金采用现收现付制,即个人累计缴纳而尚未取出的生育基-金,可用于政-府对其他家庭的生育补贴支付,不足部分再由国家财政补贴。

这些所谓的建议让人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如果不是白纸黑字出现在报纸上,还真不敢相信,尽管这些年我们见识过不少专家的雷人雷语。

首先,生育是人的基本权利,生还是不生,都是个人和家庭的自-由。我们可以通过宣传鼓励生育,也可以制定激励政策引导生育,但不能以“设立生育基-金”之名对不生或少生家庭行惩罚之实。这种建议于法无据、于理不通、于情不合,既有违常识,也暴露了研究者专业素养的不足。

其次,少打群众的歪主意,不要动不动就建议收费。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同时我们要看到,大家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负担还很重,中国家庭债务水平长期居高不下,上海财大研究院刚刚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截至2017年,我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高达107.2%,已超过美国当前水平。

之所以当前中国生育率不高,除了经济社会发展、妇女劳动参与度提高等客观原因外,养孩成本的急剧上升是重要的原因,这是社会的共识。有些年轻人不是不想生,而是确实压力太大,对症下-药的良方在于通过一系列有效的优抚生育政策和真金白银的公共投入解决人们生娃的现实之虑和后顾之忧,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从老百姓身上薅羊毛,这看似为国分忧,实则是荒腔走板的高级黑。这也是为何这种建议会遭到舆论一致批评的关键所在。

再有,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面对外贸的不确定性和投资拉动边际效应递减的形势,内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加明显。我们要千方百计地通过降低个税、减少收费、完善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升内需的动力,促进消费的转型升级,而不是以所谓“生育基-金”的方式加重群众负担。因此,无论是从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着想还是从经济健康发展的长远考虑,都应该想方设法地让群众的钱包鼓起来,而不是瘪下去。

太可怕了这个社会。

消息来自网易新闻。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