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桂希恩 生平简介 2、...
桂希恩(1937年-),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医学部传染病学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医生,中国艾滋病防治专家指导组成员,中国艾滋病高发区的最早发现者。因其在艾滋病教育、预防、关怀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成为贝利马丁基金会颁发的2003年度贝利马丁奖唯一得主,2004年度中国中央电视台十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贡献是非常大的。因为年逾八旬的桂希恩教授为了早日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坚持每天到办公室工作,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自己个人身体情况,太伟大。加上桂希恩教授还时常提醒广大民众不要吃野生动物,不要接触野生动物,要注意个人卫生,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减少感染的机会。
01、年逾八旬的桂希恩教授坚持每天到办公室工作
我们都知道现在新型冠状病毒突然爆发,政府马上就反应过来直接下令让大家都呆在家里,哪里都不要去,这样就算为赶走新型冠状病毒做出自己贡献。而有这样一位老人家,按照道理他已经到了退休年纪,是时候在家里养老,什么都不要操心才对。
可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他不顾自己已经年逾八旬坚持每天到办公室工作,这就是可敬的桂希恩教授,为了早日研制出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可以说桂希恩教授根本就顾不上自己,深深被桂希恩教授感动着,太给力。
02、桂希恩教授建议大家不要吃野生动物,注意个人卫生
根据桂希恩教授接受采访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来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不大,危害也不大,大家都不要太过恐慌,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就算是为早日赶走新型冠状病毒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而且桂希恩教授还建议大家少接触野生动物,就算是自己家里养的,也尽量少接触避免感染的几率。还有不要参加聚会,要戴口罩和勤洗手,使用过后的口罩不到到处乱扔,保持好个人的卫生情况,这样才可以大大减少感染的机会。
1、做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
1960年,桂希恩即将大学毕业,同学们都想方设法留在大城市,桂希恩的父亲桂质庭、母亲许海兰都是武汉大学的知名教授,他完全有条件留在武汉,但年轻的他心中有一个抱负———将自己的所学献给缺医少药的边区人民。他向父母表达自己的这一愿望时,父亲桂质庭对他说,你以后的路由你自己选择,你只要把握一点,做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
在青海,桂希恩主要从事的是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青海的沟沟坎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76年,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桂希恩调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原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工作,当了一名传染科医生。
2、帮助农民是一生的安慰
桂希恩从不张扬他的过去。他经常下农村,并常对学生说:“不到农村一线是学不到真正的知识的。”“是农民给了我们粮食,也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我能用知识去帮助他们这是我一生的安慰。”桂教授跑遍了湖北的二十多个县,很多时间是在“三九”、“三伏”天的寒暑假,因为那段时间他可以带着学生一同前往。
3、为实验亲身注射干扰素
1985年,为了开展国内的出血热治疗,他从美国带回了基因工程干扰素。
由于这种干扰素为1000万单位,需要进行临床实验,桂教授将这种干扰素注射进自己的体内,结果高烧不止。他是我国第一个接受基因工程干扰素注射的人,也是我国第一个使用基因工程干扰素的医生。
从1985年到1987年,他连续三年都到钟祥进行出血热防治工作,每次一去就是三个月。1986年底,在钟祥进行病毒唑治疗出血热的临床实验,要过年了,同去的人都走了,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既当化验员又当医生,240例临床实验他一人就完成了80多例。
4、四年工作拉响艾滋警报
1999年夏天,桂希恩的一位来自河南上蔡的学生告诉他一件事,说村里很多人得了一种怪病,发烧、拉肚子,怎么也治不好,还有一些人已死于这种“怪病”,向老师请教这到底是什么病。几天后,桂希恩就来到上蔡县文楼村。第一次抽了11人份血样回来,结果10人艾滋病检测呈阳性。第二次抽140人份血样回来,一半艾滋病是阳性,而且他们都卖过血。
从当年开始,桂希恩数十次深入到河南艾滋病高发区,倾其所有为当地人提供检测和治疗的帮助,并开展家属内传播和母婴传播的研究。
在长达4年的“地下”工作后,艾滋病高发区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艾滋病高发区就这样被发现。桂希恩发现艾滋病高发区,不仅揭示了中国艾滋病感染者之众,而且还揭示了艾滋病在中国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这对中国防治艾滋病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扩展资料
人物经历:
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附属中学(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117号,现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1960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疗系,后志愿赴青海省从事地方病防治及临床医疗工作。
1976年,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原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从事传染病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1981年,到美国进修学习,第一次认识到艾滋病病理和临床表现。此后再次赴美进修。
1999年7月,到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调查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疫情,发现该传染病是艾滋病,随即向河南省上蔡县政府报道疫情的严重性,但未获理睬。相反,河南省当地政府以“破坏了上蔡县的形象,影响了上蔡县的经济发展”为由,宣布桂希恩为“不受欢迎的人”,并强行阻拦他进村开展更多调查。
为了尽早获得该村疫情更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他被迫秘密进入上蔡县,并在多位热心村民的帮助下悄悄深入文楼村调查。同年10月,带着上蔡县文楼村的详细调查报告去北京,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报疫情的调查结果,得到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批示。
2000年,继续赴河南省调查艾滋病疫情,依旧被当作不受欢迎的人。有当地官员认为,桂希恩作为湖北医生,“不该管河南的事情”。后到其他地方调查艾滋病疫情。
2001年,将5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带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做全面检查,却引发一些周围人群的恐慌。为了证明艾滋病不会通过普通接触传染,打消人群的顾虑,将这5名患者带到家里同吃同住。被媒体报道后,桂希恩广受赞誉,此后致力于艾滋病的预防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桂希恩
桂希恩,从任职到现在为止获得的奖项有尽20多个,1992年湖北省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1997年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3年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04年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005年桂希恩教授被授予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08年白求恩奖章。
对于艾滋病在中国传播的抑制与防控有着汗马功劳,桂希恩那几年忍辱负重的为了调查艾滋病,真的是救了中国无数人的生命。
大学毕业后的桂希恩,凭借着家庭关系,完全是可以留在大城市的医院中,前途一片光亮。但他的理想却不只是这些,而是要去贫困地区帮助那些没钱看病只能等死的人,给他们一线生机。家人的不阻挠成为他坚实的后盾。他选择去往青海,在那里许多的乡村都会出现他的身影,直到1976年,父母身体都不好,便调回武汉的中南医院,方便他照顾年迈的父母。
1999年,桂希恩得知河南的一个村子里,很多人得了同一种病,发烧怎么治疗都没有效果,直至丢失生命。去过村里的学生前来咨询桂希恩,想问问看能不能有什么解决的办法。桂希恩还是决定亲自去看一下,谁知竟然发现了惊天的秘密。
在那个年代,吃不饱是正常的事情,穷就是整个时期的代名词,河南掀起了一股卖血就致富的热潮。穷的吃不上饭的村民,带着全家都去卖血,刚开始还没什么反应,之后只要是卖过血的身体开始不舒服,全村都像是染上了怪病,只能等死。
桂希恩到达村子后取得血样,检测后的结果竟是全都患上了艾滋病。桂希恩在揭发艾滋病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因为正规医院都在进行收血,卫生员的各种阻挠,好似人命就不值钱,没了就没了吧。长达四年的抗争后,艾滋病才终于出现在了大众的目光中,这场害人的卖血事件得以控制。
桂希恩是我国艾滋病防范的专家。早在1980年的时候,桂希恩就先后两次前往美国去进修学习。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被授予白求恩式的医护工作者的称号。1999年,他发现河南省文楼村是艾滋病发病率比较高的一个地方,于是前往研究。2004年的时候桂希恩成为马丁奖的获得者,并成为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依靠政府的力量
在知道文楼村是艾滋病高发地区时,桂希恩清晰的认识到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才能改善。于是他给国家管理层的李岚清写信,用真实的数据揭示艾滋病的严重性并受到国家的重视。在得到国家的批准后,桂希恩为了那些患有艾滋的病人们就没有停止忙碌。在他的努力下,文楼村成为第一个可以享受治疗艾滋病且免费用的村落,到2004年的时候文楼村已经成为艾滋病防治做的最好的村子。
平等对待艾滋病人
桂希恩在给艾滋病患者做检查的时候是没有穿戴防护服的,他说正常的防护措施他都是有做的,但是因为他的手没有破损伤口,所以给艾滋病人看病不会被感染。而且他想跟艾滋病人做朋友,不戴手套可以减轻病人心理压力,让病人跟他之间没有隔阂。2001年时,有一对靠借粮度日的艾滋病夫妇来找桂希恩,因为考虑到让他们住医院会惊吓别的病人,就在医院附近的房子安排给他们,但是却遭到周围居民的反对。后来毅然将病人接到家中,同吃同住15天。
整个社会的良知
桂希恩是影响中国五百年的人物是在2004年中国感动人物的颁奖语。而桂希恩确实担的起这份荣耀。希望社会上更多的人向老前辈看齐,他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他是国内最早开始了解艾滋病的人之一,并且为此多次出国进行深造,之后在国内积极宣传防治艾滋病,证明艾滋病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染,消除了大众的恐慌,并在他的努力下成立了艾滋病防治专家组。艾滋病是目前医学史上面临的难题,它传染率高,传播途径广,人们防范意识不足,而一旦被传染,只能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桂希恩出生于湖北武汉,小时候的桂希恩十分聪明,读书时成绩一直遥遥领先,最后考入了武汉医学院,在这里桂希恩废寝忘食学习医学知识,多次获得学校的奖学金。毕业之后桂希恩成为感染科的医生,并且获得了去国外进修学习的机会,在这里桂希恩第一次对艾滋病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回国之后桂希恩将研究方向赚到了艾滋病的研究方面。
不久桂希恩听闻河南省出现不明病情,症状描述与艾滋病十分相符,桂希恩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到了河南省,经过调查了解发现这正是艾滋病。为此桂希恩立刻将此事汇报给北京疾病防控中心,得到支持后桂希恩将这几名病人带回来北京,为了更好的研究艾滋病,桂希恩和这几位患者同吃同住,最终证明艾滋病不会通过日常接触而感染。
这一发现令桂希恩受到了很多关注,而他也将全部精力用到了艾滋病的研制中,并且积极宣传艾滋病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人们了解艾滋病,消除恐慌。之后桂希恩又创办了培训班,对在院医生进行培训和教育,这些都为艾滋病的防治奠定了基础。为了表彰桂希恩在艾滋病研究领域的贡献,他成为贝利马丁基金会的获得者,同时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上一篇:华灿光电是国企吗(华灿光电)
下一篇:人名网名(人名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