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入门 > 正文

关于生育类的基金(生育基金荒唐)

关于生育类的基金(生育基金荒唐)

本文目录一览: 1、强制搞生育基金究竟错在哪? 2、...

本文目录一览:

强制搞生育基金究竟错在哪?

最近,有专家认为,为了促成人们的生育意愿,促进生育率上升,不仅可以设立生育基金鼓励生育,还要对丁克家庭征收社会抚养税。

设立生育基金的言论一经发表,引起轩然大波,舆论一片批评。当然也有极少的辩解声音,比如有人将其视同公积金的互助资金,或者说是个人账户,40岁以后可提取,国家并无干涉;还可以对其进行投资,解决保值增值问题。

不过,这些理由靠谱吗?

首先,保值问题。如果在抵消掉通货膨胀系数之后,生育基金能够保证保值增值,能达到或超过同期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这个时候,完全不必以“不生二胎”的名义来强制收取,这样的理财产品,市场自然会源源不断送上门。但对生育基金制度,恐怕没人敢如此承诺。

其次,生育基金与住房公积金也并不一样。曾经有一段时间,只有买房才能提取住房公积金,这样对不打算买房、没钱买房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后来租房、装修,都可以提取公积金,才消弭争议。

一个人不买房,也会租房,而且还规定了未就业也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相比之下,生育基金是普遍性的,只要在生育年龄之内,不管是否有生育意愿、不管是否有生育的物资保障、不管是否有生育的生理能力,只要没生二胎,就人人需交,而且,只有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才能申请取出生育基金;要么就等到退休后。

一刀切的做法,本质上形同一种“强制性罚款”。

最重要的是,设立生育基金不能只算经济账,也要算算伦理账。

人无信不立,国家亦然。国家信用体现在法律、宪法。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国家要求公民尽义务,必须有合适的、足够的理由。所以,设立生育基金不是个人账户的问题,也不是互助基金的问题,而是国家在没有足够理由的情况下,不能对公民的财产进行强制介入,否则,这就是一种“不生育罚款”、“不生二胎罚款”。

从这个角度看,社保、医保和生育基金大不一样。在现代政治伦理中,一个人不为将来储蓄(缴纳保险),社会也不能抛弃他,而结果就是,他会侵占他人劳动,所以,国家就强制要求几乎人人必须参加社保与医保。

相比之下,生育基金,则是一种直接罚款,因为他规定了硬性的时间门槛,不那么做,一定就不会得到收益。

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逻辑。

二孩生育放开之后,我国的生育政策逐渐松绑。在这种越来越宽容的语境下,生不生二孩,不能成为任何强制罚款的理由。如果按这些专家所说的,设立生育基金制度,还是把人当工具,没有对人的尊重,没有把生育当成一种人类的自主权利。

其实,尊重人、对父母有同情之心,对孩子有爱护之意,在产假、孩子入园、家庭赋税减免、财政鼓励上下功夫,让中国的父母与孩子都更加轻松,才是最好的刺激生育的办法。

来源:新京报

央视网为何说“设立生育基金制度”是一项荒唐的建议?

2018年8月17日报道,近日,有媒体发表《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的署名文章,其中,关于“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引发舆论强烈反弹,社交媒体一片抨击之声。

先看一下这位专家的具体建议: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尽量实现二孩生育补贴的自我运转。可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

这位专家进一步指出,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可申请取出生育基金并领取生育补贴,用于补偿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断劳动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账户资金则待退休时再行取出。生育基金采用现收现付制,即个人累计缴纳而尚未取出的生育基金,可用于政府对其他家庭的生育补贴支付,不足部分再由国家财政补贴。

这些所谓的建议让人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如果不是白纸黑字出现在报纸上,还真不敢相信,尽管这些年我们见识过不少专家的雷人雷语。

首先,生育是人的基本权利,生还是不生,都是个人和家庭的自由。我们可以通过宣传鼓励生育,也可以制定激励政策引导生育,但不能以“设立生育基金”之名对不生或少生家庭行惩罚之实。这种建议于法无据、于理不通、于情不合,既有违常识,也暴露了研究者专业素养的不足。

其次,少打群众的歪主意,不要动不动就建议收费。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同时我们要看到,大家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负担还很重,中国家庭债务水平长期居高不下,上海财大研究院刚刚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截至2017年,我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高达107.2%,已超过美国当前水平。

之所以当前中国生育率不高,除了经济社会发展、妇女劳动参与度提高等客观原因外,养孩成本的急剧上升是重要的原因,这是社会的共识。有些年轻人不是不想生,而是确实压力太大,对症下药的良方在于通过一系列有效的优抚生育政策和真金白银的公共投入解决人们生娃的现实之虑和后顾之忧,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从老百姓身上薅羊毛,这看似为国分忧,实则是荒腔走板的高级黑。这也是为何这种建议会遭到舆论一致批评的关键所在。

再有,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面对外贸的不确定性和投资拉动边际效应递减的形势,内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加明显。我们要千方百计地通过降低个税、减少收费、完善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升内需的动力,促进消费的转型升级,而不是以所谓“生育基金”的方式加重群众负担。因此,无论是从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着想还是从经济健康发展的长远考虑,都应该想方设法地让群众的钱包鼓起来,而不是瘪下去。

收费,群众肯定不答应。

来源:观察者网

“生育基金”再次引爆舆论,不生二胎罚款?这事你怎么看?

个人觉得是否要生二胎,其实是夫妻自己的事情,强制征收生育基金确实不合理,用这种扣钱的方式来鼓励生二胎,实在让人无法理解。

“生育基金”初衷是为了保障妇女生育期间的收入

关于强制缴纳生育基金这一条建议一经提出在网络上就掀起了轩然大波,在建议里面指出,40岁以下的公民不论男女,每年都必须在工资里面扣除一定比例的生育基金,并入个人账户之后家庭在计划生育二胎或以上时,就可以拿出这比生育基金并且领取额外的生育补贴,这样一来就可以弥补妇女以及家人在生育期中中断劳动而导致收入缺失的损失。

如果居民没有生育二胎的话,那么账户里面的资金将在退休的时候再全部取出,其实简单概括就是40岁之前的居民必须缴纳生育基金,如果不生二胎,在退休之前就不能把这笔钱领取出来,这其实就是在为社会上的其他生二胎的家庭教社会抚养费罢了,其实这条建议的初衷是为了提高社会的生育率,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断崖式下跌的问题,但其实对于这个建议,大多数的网友态度却并不那么支持。

年轻人因经济问题不愿生二胎,更不愿缴费

因为大多数人认为是否要生育二胎是家庭自己的事情,这样强制征收生育基金,对于一些原本支撑家庭就非常吃力的人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有能力生二胎的人也不必要用到这样的生育基金来作为支撑,而那些没有能力生二胎的人,为了脚着比生育基金,而导致自己的生活质量在一度下降,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而且现在生活压力那么大,一对年轻夫妻不仅要养育自己的儿子,还要养育双方父母以及自己的生活开支,原本就已经有不小的经济压力了,不生二胎也是因为经济问题,如今扣钱鼓励生二胎,实在不可理喻。

中国目前是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而根据大数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接近中国总人口的20%,同样的时间欧洲国家需要用100年才达到老龄化程度,而中国仅仅20年就成了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未来中国即将面临人口断层的问题,上一辈的人都老了,而下一辈的人却都不愿意生孩子,在未来的两三年之内,我国第3次人口高峰期的育龄妇女退出育龄期,全国的二孩政策实施示范效应会结束,那么未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必然会面临断崖式的下跌。

增添生育成本并不能带动人口增幅

但个人认为鼓励生育不能够让民众自己来承担生育的成本,甚至是像这条建议一样,莫名其妙的给一些居民增加生育成本,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是不公平,缴纳生育金并不能够挽回人口生育断崖的局面。大部分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其主要原因就是生活成本太高以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养育成本让很多的年轻人都无法承担。

根据报告,中国一个孩子从出生到18岁抚养费每年大约为2.3万元人民币,相当于中国普通家庭年收入的43%,与其征收生育基金制度,还不如建立国家儿童监护制度,国家来承担未成年人出生之后的关于教育医疗和基本的生活费用,这样一来家庭才有更多的机会来考虑二胎的生育,这才是提高人口出生率的正道。

如何看待新华日报关于生育基金的建议?

新华日报社是猪队友!!!生育基金,只会适得其反。你有自由选择是否生育的权力吗?

加班时间长,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等等已经剥夺了你的生孩子权力。照顾孩子,陪伴孩子的时间也相应剥夺了。

分配的不平均。穷人,生了孩子,基本的教育平等都保障不了。

教育基金,如果实施,其实是进一步抑制了你生孩子的权力。从你用于生活中的钱又剥夺了一部分。

自己对比吧:

低收入家庭:净资产超过50万但不超过80万,年收入超过8万但不超过15万。人口比例:34%

贫困家庭:净资产超过20万但不超过50万,年收入超过3万但不超过8万。人口比例:36.98%

, 来自职Q用户:郝先生?求关注点赞

古有朝令夕改,今有“朝三暮四”。我89年出生,家中老三,我妈东躲西藏,35岁生下了我。据说计生委的人堵在家门口,正要把我妈拉走的档口,我传出了第一声啼哭。当然,罚款3800。30年没到,又让咱生娃?不生,生气! 来自职Q用户:宋女士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