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视点 > 正文

金国新牛散(金国新)

金国新牛散(金国新)

本文目录一览: 1、岳家军连战连捷为何都没能彻底消灭金国,北伐中原有多难? 2、...

本文目录一览:

岳家军连战连捷为何都没能彻底消灭金国,北伐中原有多难?

虽然岳飞在《满江红》中慷慨激昂“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但对当时的岳家军以及南宋而言,想要完成这一壮举非常困难。

因为岳飞作为精忠报国的代表,却不能代表无所不能,特别是在面对金国的侵扰时。岳家军能够取得郾城大捷这样的巨大胜利,却不能彻底击败甚至消灭金国。

这是为什么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金国处于上升期

作为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少数民族,金国实力非常强悍,从1115年建立金国开始,短短十多年时间,金国就接连消灭辽国和北宋两大帝国,成为中原北部的主人。

到1127年南宋建立,金国立国时间不过十多年,是真正的上升期。此时的金国君臣一心,众志成城,行政效率高,军队战斗力强悍。是典型的“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虽然南宋也是一个新兴的王朝,但是由于宋太祖赵匡胤以来重文轻武的改革,使得王朝建立初期,军队战斗力就非常孱弱,宋太宗两次北伐契丹的失败就说明了这一点。

再加上因为燕云十六州和河西之地的丢失,使得宋朝失去了所有的养马基地,这使得宋朝缺少战马这样的战略物资,无法组织强大的骑兵力量。

岳家军之所以步兵手持麻札刀,冒着极大风险对抗金国骑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宋朝缺马。

而200多年后的朱元璋之所以北伐成功,除了元朝此时正处于衰落期,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元朝在大江南北设置了众多的养马基地,甚至江淮江南地区都饲养了大量的战马,这使得出身南方的朱元璋也组织起了强大的骑兵力量,实现了扫北的成功。

在这样的情况下,岳飞想要击败金国,只能等待金国由盛转衰,而对于金国这样强悍的少数民族政权,其衰落的标志就是汉化的开始,起点是1153年海陵王将金国都城迁到燕京,改名中都。

从此以后,金国在汉化的浪潮中迅速迷失,战斗力一落千丈。相比之下,衰落较慢的南宋才逐渐取得实力上的优势。

不过很可惜,此时的岳飞早已经被冤杀,蒙古作为金国新的敌人出现在蒙古高原。

2、地形特点不允许

在我国历史上,但凡中原王朝覆灭,残存势力南渡的,基本都是有去无回。

因为南下容易,想要打回来真的是难于登天。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我国历史上,一直都是北强南弱的格局。北方少数民族尽管人口较少,气候条件恶劣,但因为地形平坦,畜牧业发达,少数民族极易形成强大的骑兵武装。尽管少数民族经济条件落后,但他们有先进的军事组织制度以及战斗力。

而相比之下的南方,一是水网密布,地块分散;二是地形崎岖,平地稀少。这导致南方相互之间隔阂较多(今天的我国方言大部分在南方就说明了这个问题),难以形成与北方抗衡的强大武装。

而一旦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击败中原王朝,中原王朝残部逃亡南方,基本就意味着南北朝并立的开始。如果此时的南方政权实力偏弱,少数民族甚至可以打破南北对立统一全国,例如元朝、清朝。

不过南宋的运气相对较好,在金国接连消灭辽国和北宋顺势南下时,金国的西北方向还有西夏等牵制力量,金国短时间的膨胀也使得金国难以消化中原地区,根本不可能进行类似于后来的汉朝或者清朝这样“以汉制汉”的尝试,所以金国在消灭南宋的过程中遭遇到了不断的失败,岳飞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迅速崛起的!

岳家军的存在毫无疑问保全了南宋朝廷,维系了南北对立的局面。但岳家军可以自南向北打破对峙吗?可以说很难,毕竟消灭金国不是靠几次战役的胜利就能够完成的!

以当时岳家军的实力,即使击败金国,也不可能打到黄龙府,北方地形开阔,黄河以北基本无险可守,如果不能完全拿下燕云十六州,就等于无法巩固北方土地的占领。

而此时的燕云十六州已经被辽国统治了200多年,对于宋朝的认同几乎没有,如果没有民众“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支持,岳家军想要取得抗金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而再往北,就更没有群众基础了,到了一望无际的东北平原,且不说岳家军难以克服气候、后勤等一系列问题。单单是地形,就天然不利于岳家军,毕竟平原是女真骑兵的主场。

所以,消灭金国绝非易事。要知道,即使金国病入膏肓,强悍的蒙古汗国还是用了23年的时间才最终颠覆,而蒙古相比于南宋有更大的优势。

概括起来,在岳飞的时代,能够将阵地推进到燕云十六州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不过这里距离消灭金国,还有很远很远的路。

历史话题:宋金绍兴和议之后,宋金整体趋向和平,为什么却在20年后爆发了著名的采石之战?

采石之战,绍兴和议后,金统治者灭亡宋朝的梦幻并未破灭。1148年,金兀术死去,海陵王完颜亮当右丞相。次年,完颜亮发动宫延政变,杀死金熙宗,自立为帝。他梦想一举灭宋,尽享江南繁华。1132年,命张浩等大修燕京宫室,次年从上京迁都燕京,命名中都大兴府。接着又营汴京,准备逐步南迁,直逼南宋。完颜亮迁都,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河东、河北及中原地区的统治,另方面是为了便利对南宋的军事进攻。

 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海陵王完颜亮征调大军,分四路,企图一举攻灭南宋。金海陵王亮亲率主力,自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出发,首攻宋淮西地区。宋两淮驻军仓皇退至长江南岸,金军长驱直入,进抵长江北岸,打造战船,准备自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市)渡江。当时,宋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都统制王权因无能被罢官,所部一万八千人刚退至采石,接替王权的将领李显忠尚未到任,军无主帅,士气涣散,人心惶惶。中书舍人虞允文时任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奉命督促李显忠赴任,并代表宋廷到采石慰劳军队。他在采石见形势危急,毅然召集张振、时俊等将领,宣布宋廷抗金命令,犒赏军队,动员将士决一死战。同时,又组织当地民兵和群众进行支援,使采石一带的防务顿形好转。金海陵王误认为宋军已败退逃散,江南岸无兵把守,遂于十一月八日督兵过江。宋军利用水军优势,在江中截断金军船只,并在船上施放霹雳炮,烟雾和石灰弥漫江面,使金军无法抵挡。宋军出动车船,船行如飞,船内踏车民兵精神振奋,呼声震天。金军败回北岸。次日,宋水军直迫长江北岸的杨林渡口,焚毁敌船,金海陵王被迫移军扬州,强令金军从瓜洲(今江苏扬州南运河入长江口处)渡江,为部下所杀,金军败退。南宋再度转危为安。

 采石之战是宋、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南宋军民在虞允文的指挥下,力挫南侵金军主力,打破了完颜亮渡江南侵、灭亡宋廷的计划,加速了完颜亮统治集团的分裂和崩溃,使宋军在宋、金战争中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

如果赵构支持岳飞灭金,以南宋的实力有可能灭掉吗?

虽然岳飞在《满江红》中慷慨激昂“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但对当时的岳家军以及南宋而言,想要完成这一壮举非常困难。

因为岳飞作为精忠报国的代表,却不能代表无所不能,特别是在面对金国的侵扰时。岳家军能够取得郾城大捷这样的巨大胜利,却不能彻底击败甚至消灭金国。

这是为什么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金国处于上升期

作为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少数民族,金国实力非常强悍,从1115年建立金国开始,短短十多年时间,金国就接连消灭辽国和北宋两大帝国,成为中原北部的主人。

到1127年南宋建立,金国立国时间不过十多年,是真正的上升期。此时的金国君臣一心,众志成城,行政效率高,军队战斗力强悍。是典型的“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虽然南宋也是一个新兴的王朝,但是由于宋太祖赵匡胤以来重文轻武的改革,使得王朝建立初期,军队战斗力就非常孱弱,宋太宗两次北伐契丹的失败就说明了这一点。

再加上因为燕云十六州和河西之地的丢失,使得宋朝失去了所有的养马基地,这使得宋朝缺少战马这样的战略物资,无法组织强大的骑兵力量。

岳家军之所以步兵手持麻札刀,冒着极大风险对抗金国骑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宋朝缺马。

而200多年后的朱元璋之所以北伐成功,除了元朝此时正处于衰落期,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元朝在大江南北设置了众多的养马基地,甚至江淮江南地区都饲养了大量的战马,这使得出身南方的朱元璋也组织起了强大的骑兵力量,实现了扫北的成功。

在这样的情况下,岳飞想要击败金国,只能等待金国由盛转衰,而对于金国这样强悍的少数民族政权,其衰落的标志就是汉化的开始,起点是1153年海陵王将金国都城迁到燕京,改名中都。

从此以后,金国在汉化的浪潮中迅速迷失,战斗力一落千丈。相比之下,衰落较慢的南宋才逐渐取得实力上的优势。

不过很可惜,此时的岳飞早已经被冤杀,蒙古作为金国新的敌人出现在蒙古高原。

求中国的"欧洲科学院院士"名单。 欧洲科学院院士含金量似乎太低。

截止2019年,中国的"欧洲科学院院士"名单为。

1、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康

2、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

3、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

4、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帅志刚

5、爱尔兰都柏林大学食品科学教授孙大文

6、东南大学数学系曹进德

7、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

8、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宁

9、南京大学中美文化中心主任何成洲

10、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张隆溪

11、北京理工大学梅宏

12、清华大学朱文武

13、浙江大学聂珍钊

14、上海交通大学尚必武

15、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于吉红

16、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金双根

17、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教授郎建平

18、香港城市大学杨彤教授

19、东南大学教授曹进德

20、复旦大学教授金国新

21、同济大学教授张弛

22、香港城市大学教授任广禹

欧洲科学院院士含金量并不低,欧洲科学院院士来自35个欧洲国家,主要从欧洲各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中选出,代表着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界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有院士3000人左右,包括6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有多位是在当选院士后才荣获诺贝尔奖的。

扩展资料:

欧洲科学院(The Academy of Europe)总部位于英国伦敦,是欧洲多国科学部长倡导创立,英国皇家学会等多个代表欧洲国家最高学术水平的国家科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包括东、西欧国家的国际科学组织。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分20个学部,其学科领域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等,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最广泛、学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

欧洲科学院院士主要从欧洲各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中选出,代表着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界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候选人首先由来自不同国家的院士推荐到科学部,经学部初审后推荐到提名委员会进行通讯评审,最后由欧洲科学院的专门委员会审核通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洲科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洲科学院院士

参考资料来源:科学网新闻—三位中国科学家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南宋第一明君宋孝宗主动退位的原因是什么呢?

到底谁是南宋第一明君呢?恐怕非宋孝宗莫属了。宋孝宗赵昚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他于1162年接受宋高宗的禅让,继承皇位,。在位期间,宋孝宗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锐意收复中原,同时整顿吏治,裁汰冗官,重视农业生产,使得百姓生活安康,史称“乾淳之治”。

然后就是这样一位颇有作为的一代明君却在1189年突然主动选择退位,其原因更是令人感慨万千,原来宋孝宗之所以主动退位是自己拉不下脸,怕丢面子,也可以说是他不愿意受辱于金人。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1189年正月初二,金世宗完颜雍病死,其长孙完颜璟于同日在灵柩前继位,是为金章宗。消息传到南宋都城临安,思考再三的宋孝宗最终于二月初二退位,传位于太子赵惇,即宋光宗。金国新皇帝即位,关宋朝何事,为何宋孝宗选择退位呢?其实宋孝宗有难言的苦衷。

宋孝宗从即位之初,就以收复中原为己任。1163年4月,宋孝宗对金国采取军事行动,史称“隆兴北伐”,但宋军在符离惨败,宋军全线崩溃,军资器械丧失殆尽。送进双方此后经过拉锯战,于1164年达成和议,史称“隆兴和议”。

其主要条款有四条:宋、金世为叔侄之国;宋朝缴纳的“岁贡”改称“岁币”,银绢各为二十万两匹;南宋放弃所占海、泗、唐、邓、商、秦六州,双方疆界恢复绍兴和议时原状;双方交换战俘,叛逃者不在其内。

宋孝宗在动武受挫的情况下,又幻想通过和平修约的方式,收复中原,于是他于1170年5月,任命范成大为使者,向金过索求北宋诸帝陵寝之地,并请更定受书之仪。结果自然可想而知,虽然范成大颇有气节,不辱使命,但金世宗拒绝了拒宋朝的请求,只许孝宗奉迁陵寝,并且同意归还宋钦宗的梓宫。

宋孝宗见和平谈判的方式不成,又下定决心动武,他派主战派人士虞允文为四川宣抚使,统领四川军务,筹划兵分两路,北伐中原。但虞允文积劳成疾,于1174年病死,宋孝宗痛失臂膀,他的北伐计划遭到沉重打击。

187年,宋高宗赵构病死,宋孝宗听闻后失声痛哭,两天不能进食,表示要服丧三年。宋孝宗虽然只是宋高宗的养子,但确实是位孝子。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年近花甲的宋孝宗开始变得心灰意冷,他开始让太子赵惇参预政事。

1189年,金世宗病死,时年21岁的金章宗完颜璟即位。按照“隆兴和议”的条款,时年62岁的宋孝宗在给金国上书时,要称呼小自己41岁的金章宗为叔父,一生以恢复为己任的宋孝宗不愿意在承担这样的耻辱,这也成为促使其退位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这位立志恢复的皇帝选择退位。

宋孝宗退位后,晚景十分凄凉,由于他的儿子,即宋光宗十分惧内,导致父子关系恶化。1194年5月,宋孝宗染病。6月,孝宗在重华宫病死,终年68岁。从染病到临死前的一刻,他都没能盼到自己的儿子。南宋第一明君的宋孝宗最终遭遇到了不孝子,悲哉!

PS:隆兴和议约定的是两国为叔侄关系,所以这种关系只针对与在位的皇帝,并无辈分关系。也就是说宋孝宗开始称金世宗为叔,金世宗死后,如果宋孝宗不退位,他还得称呼金世宗的孙子为叔。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